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台灣社會經濟史報告

台灣社會經濟史期中心得

    從去芬蘭交換的學長口中得知,芬蘭人稱自己為沒有歷史的國家。聽學長描述,芬蘭從中古以來先後被瑞典、帝俄殖民,二戰時期在英美、蘇聯、納粹德國的夾縫間施展外交手段,夾縫間求生存,冷戰時期不得不向共產路線靠攏卻又勉力保持國家主權,直到近年才終於穩定的形成一個自主的國家。這樣精采的經歷怎麼會是沒有歷史呢?芬蘭人所謂歷史應該是指自己芬蘭人建構的生活吧!
  一學期的台灣社會經濟史下來,我拓展了許多高中沒有學到的歷史視界,從日本人如何布下天羅地網將茶糖樟腦牢牢抓在手中,到國民政府初年知識分子如何自處,在在都使我對自己這塊土地更深入的了解。然而隨著了解的深入,從社會經濟的角度宏觀來看,我發現我們也可以說台灣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島嶼。台灣不斷的接受外來政權,不斷地改變自身的樣貌、史觀、風土民情。我們無法像英國、德國、中國等有一個穩定的民族組成,而有一脈相傳的屬於自己的深厚精神底蘊。看看台灣的「社會經濟史」,那些商人們在權貴間周旋,政要間穿梭,覷準改朝換代的良機大發利市,這些人談何氣節?談何中心思想?我想,這樣的人物正是台灣人民性格的忠實呈現。
  當然,許多知識分子為這樣的現象痛心疾首,自日據以來,林獻堂、蔣渭水辦報、演講、成立台灣文化協會,汲汲於啟迪民智,建立台灣本土文化,到了現代,本土文學興起,台語教學興盛,各鄉鎮在地發展、社區營造之聲不絕於耳,文創聚落、地方關懷有盛一時,顯然台灣逐漸也走出自己的道路。
  然而我認為,台灣就如法國後現代哲學家傅柯所言:「人類漫漫發展中,同樣的問題不斷地再重現,只是以不同的樣貌呈示在眾人面前。」台灣不斷地受到外來政權、外來文化影響,心思從無安定,荷蘭日本是殖民政權,明鄭要反清復明,國民黨要反攻大陸,民進黨要台獨,這些追根究柢都是我們內心與外人之間的糾葛、反抗與掙扎。台灣應該也不能說沒有歷史,我們的歷史就是不斷的追尋自我認同吧。

  台灣社會經濟史的課程雖著重經貿發展,然而我想我們就能以此小而見大,而見何所謂歷史。望我們都能瞻仰過去,而在當下找到自己的定位。

1 則留言:

  1. 這是假設台灣是由一些無中生有的人不知為什麼突然出現在這個島嶼上的史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