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修養哲學報告

    助教說,難道你有受過論證文的訓練?雖然內容有一些瑕疵,不過推理的過程太漂亮了!你甚至可以自己為自己做分析喔!
    好開心。


嫉妒與反思


一、序論
    嫉妒,因他人勝過自己而生妒恨的心理狀態。這種情緒時常困擾著我,使我心情低落,提不起勁。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聚會場合上,眾人舉箸投觴好不快樂,唯我低頭默默,只因席間某人獨領風騷獨得眾人的注意,而我啥都不能做只能陪笑;又或臉書上某好友貼出快樂出遊或是比賽得獎的照片,也是會讓我覺得怎麼自己一無是處待在家中甚麼也不做。
    本篇文章即想要觀照自我心智的行動,以得出問題的根源,進而讓生活過得更加美好。

二、嫉妒的根源
  (我的嫉妒假說一)
    為什麼我會嫉妒呢?嫉妒這樣的情緒反應似乎跟修養哲學教導的一切背道而馳,即完完全全隨著別人起舞,個人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肯定上。若他人受到讚賞而我沒有,那不就相對來說貶損了我的存在嗎?雖然所有的心靈成長書籍都告訴我們自己證明自己的存在是最重要的,但是為甚麼有人能肯定自己的觀察是正確的呢?畢竟,大眾給的評語可是無數上帝創造的精緻腦迴路經過思考得出的結論啊!況且,人不都要靠著一面鏡子才看的到自己長什麼樣子嗎?總之,這樣的嫉妒來自自卑。

  (我的嫉妒假說二)
    我是一個好強的人,需要透過勝過別人來肯定自己的存在。我好奇這樣的情況還算是真正的嫉妒嗎?因為一旦我勝過了別人,我便能自在地跟他人交往了,而且我能擔保我心裡完全沒有看清我原先嫉妒的那個人,我只是單純的很開心我比他在某個領域更勝一籌,全無因為他被打敗而看不起他。所以說,只要我保持著跟他人的某種優勢關係,我便能得到安全感。雖然他可能有許多其他的特質勝過我,但我只要有某一點優勢能牢牢抓在手中,便能心安。
  經過查詢,心理學上這就是嫉妒。例如一個乞丐並不會嫉妒黃帝的權勢與財富,他只會感到羨慕。但是一個女人卻會嫉妒她的男人的另一個女性友人,因為她們處在同一個競爭圈子裡。嫉妒,在這一篇報告中指出,只會發生在個人優越感被破壞的時候。因此我的觀察與心理學家百年的歸納並無二致。

    嫉妒是應該被治癒的。以上兩個假設看似不同,其實相似度極高,都是受制於他人而無自主的思考造成的結果。我自己是如何面對嫉妒的情緒呢?一直以來我奮戰著,努力擺脫這樣的情緒,每當那醋酸味翻湧上來,我就告訴自己,想想自己的優點,雖然他有什麼,但是我有的他沒有,這樣當時的我就會覺得好過一點。然而,這樣安慰自己的想法不就又陷入無盡的比較之中了嗎?不安還在。
  (先哲對於嫉妒的看法)
    這篇自我剖析走到現在,目的在於徹底的消除嫉妒。基督教也告訴我們嫉妒是不好的,先來看看十誡: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再看看哥林多前書13:4,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嫉妒被視為一種道德的缺失,是一個需要殺死的情緒反應。
    但是,在叔本華的倫理觀中提到人類行為的動機的其中一種是惡毒(希望別人痛苦),人類用禮貌和聰明來掩飾這一動機,所以背後的惡意中傷和謠言誹謗便相當常見。惡毒的兩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災樂禍,嫉妒是與生俱來無法擺脫的卑劣人性,因為嫉妒的東西本應是受到敬佩和感動的。
  所以,想要消除嫉妒,違背了基本人性,嫉妒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嫉妒真的只有負面的層面嗎?換一個角度思考,若我們承認人類是從動物發展而來,那麼我們可以說嫉妒是我們發展的原動力,讓我們有一個目標能夠追尋,進而越來越好。若是完全消除了嫉妒,那這個世界可不就變的很沒有活力了嗎?人們可能就會因此安於現狀,甚麼都不想做。因此,嫉妒可能是好的。
    讓我們來看看尼采對於這個問題有精闢的分析:

l   坦白承認我們嫉妒
    尼采發現嫉妒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們通常被教導要對嫉妒有羞恥感。嫉妒是惡魔的化身,所以我們從不表現出來,以至於人們有時候特別真誠地說,他們不嫉妒任何人。
    尼采堅持說這邏輯上根本不可能,特別是我們生活在現代世界(他把法國大革命之後定義為現代)。在尼采眼裡,大民主和舊封建貴族時代的結束為嫉妒產生了溫床。在封建時代,一個農奴絕不會嫉妒王子。但現在,所有人都和其他人比較,結果人們的野心和匱乏感攪在一起,無處可逃。
    而這位哲學家堅稱,嫉妒沒錯,關鍵是我們怎麼應對它。能從嫉妒的危機中學習就很了不起。尼采認為嫉妒是令人疑惑但很重要的信號,它從深層的自我而來,告訴你真正想要什麼。讓我們嫉妒的東西都是我們真實可能性的一部分,但很危險的是我們否認擁有它們。我們應該仔細檢驗我們的嫉妒,把我們嫉妒的那些時刻寫下來,挨個仔細檢查以察覺出更好的自己是什麼樣。
    我們不承認嫉妒,結果就會散發出怪味,尼采稱作“硫磺味”。痛苦在於嫉妒沒有被很好的理解。尼采並不是相信我們最終都會得償所願(他自己的生活已經教了他太多)。他只是堅持認為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真正的潛力,英雄般的戰鬥去實現它,也只有這樣當我們為失敗而哀傷時才能坦率而有尊嚴。

  尼采叫我們正面接受我們的嫉妒。嫉妒這樣的情緒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自我。當我依著本來的作法,想要擺脫這樣的情緒時,尼采說了,你只會越陷越深而已啊!

三、消除嫉妒
    在上一節我的論點從發現自己的嫉妒>根除嫉妒>嫉妒不可根除>嫉妒共存榮。然而,我根本的想法是,一定有方法能徹底地去除嫉妒心。
    在我的經驗裡,嫉妒並不向尼采說的那樣能夠察覺出甚麼是更好的自我,如果仔細觀察嫉妒發生的時機,會發現嫉妒確實是只會發生在特定領域的,那就是你正在努力的領域中。由嫉妒而生的更好的自我,其實只是一個更被他人稱讚的自我而已。世界總是有更高強的存在,然後嫉妒又起,不安復生,無限輪迴,永無止盡。尼采不是好的方式。
    資料指出叔本華為本質論(不知是否可靠),他說嫉妒是劣根性,自有且無法消除,我同意自有,不同意無法消除。
    基督教支持根除嫉妒之心,可想而知它的方法是親近上帝,要有愛,然而這樣的作法太狹隘了,而且喪失了自主性,我就不能靠著自己改變自我嗎?非得靠著什麼神?我支持能根除嫉妒心,但是要用別種方法。
    想想如果應用蘇格拉底「關注自我,而不是關注自我的」的理論用在根除嫉妒上,會有甚麼影響呢?我想阿,「自我的」就好像是他人的肯定或讚賞,當我透過努力來獲得這些東西,就好像是蘇格拉底說的,我丟棄了自我,而專注在某種技藝上,某種取得注意的技藝上。這樣嫉妒的心態,其實跟想要賺大錢是沒有兩樣的。有些人有一種強迫症,總是想要賺到更多的錢,十分的不滿足,這其實跟嫉妒他人有更多的讚賞沒甚麼差別,都是想要獲得更多身外的某些東西。
    因此,關注自我,恐怕是治療嫉妒本性的良方。專注在自我的雕塑,旁人的優秀表現就不會影響我的心緒了,試想練習足球,每天不斷的練習只是為了不斷提升球技,而不是為了學長的讚許。當自己對球的操控性不斷提升時,那種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是誰也奪不走的,他人或許有更優秀的腳法,但那只會作為我的參考,因為那並不減損我的努力,不減損我不斷進步的事實。我想,把握住這樣的原則,嫉妒之心大概就會離我越來越遠了吧。

四、結論
  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中提到,很多人以為人群是在一個階梯上爬行,不斷超越上頭的人便是人生的目的。然而作者人為人乃在同一個平面,每個人朝著自己的方向奔跑,或許看起來每個方向都有人站立在你面前,可是其實你們只是在同一個平面的不同位置而已。或許你可以為那個位置的人歡呼喝采,但是一定要記得你們的高度都是相同的,地位沒什麼不一樣,個人的努力只是讓你在平面上由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朝著你喜歡的方向移動了一點點。這樣的關注自己,曾經以為是自以為是,驕傲,現在發現,其實是給自己一點安全感,一點自信,一個脫離嫉妒的好方法。


FIN

2016年1月8日 星期五

醫學人文導論報告 心靈病房觀後感

這大概是我這學期屬一屬二滿意的報告了,另外一篇算是修養哲學的<嫉妒與反思>。
老師的反應也不錯,果然要忘懷得失才能發揮潛力啊!

醫學人文導論 心靈病房心得

                                          
(一)柯醫師有無執行告知後同意的義務?
  雖然柯醫師確實給貝瑞教授一張說明書,也告知了療程是為了全人類的健康,而且會異常的辛苦,但是這些解說都太輕描淡寫了。對於那些痛苦、併發症、治癒率、副作用隻字未提;而貝寧教授草率的瀏覽同意書時,柯醫師更沒有盡應盡的義務提醒貝寧更仔細地閱讀。凡此總總,都顯示柯醫師沒有確實執行告知後同意。

(二)這部電影最震撼我的一幕是什麼?
  這部電影最震撼我的一幕是,傑森醫師初次見到貝寧教授時問診的那個畫面。他就這樣短時間內問了那麼多跟人性有關的問題,卻絲毫沒有專注"傾聽"。而當後來貝寧教授向傑森表達自己的沮喪憂鬱時,傑森竟然問貝寧教授需不需要為他安排心理分析,而不是坐下來好好地跟貝寧聊聊她的心情!
  是啊!傑森醫師確實是個優秀的醫學生,他在柯醫師身邊盡心盡力,放棄了生活,把重心完完全全的擺放在醫學研究,然而他卻失去了基本的人性關懷。其實貝寧教授年輕時跟傑森也是一個樣子,當恩師愛絲芙教授對她說,你該多跟朋友出去玩玩,多接觸點他人,才能夠真正領悟約翰道恩的理,她卻還是回到了圖書館。醫學與文學都是以人為主體的學問,但這兩門學問的鑽研者卻經常活在象牙塔裡不知人事,這不是很諷刺嗎?
  我不禁想起之前導生時間我的導師就說,經過長久的觀察阿,陽明的實習醫生經常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不懂的適時地禮讓師長。這也是因為我們在學業上鑽研得太深入嗎?其實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困擾的問題。自我成長及與他人相處,似乎總是互相衝突的。知識、技藝的獲取,總是孤單的吧!誰能跟旁邊那個人一起讀書呢?練足球的時候,誰能揣著你的腿運球挑球傳球呢?看看鈴木一朗的回憶,他為了登上大聯盟,在學生時代一周只跟朋友玩五到六個小時,其餘時間就是艱苦的訓練。他不是也放棄了跟旁人的相處嗎?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對研究工作為之卻步。當初進入醫學系就是因為這是一個能跟人群大量接觸的工作,然而,我也會成為傑森嗎?單純地當一個貼心的臨床醫師,對人類健康就不能有什麼偉大的貢獻了麼?什麼樣的衡平,是最恰當的呢?我想這是我一直以來都要反覆詰問的問題。
  而這一切,在死亡面前,又顯得多麼微不足道?在死亡面前,人類是多麼渺小。這一切的努力,無論是自身或他人,終究是灰飛煙滅。這是千古以來人類的糾結。而年輕的我,在社團、課業中打滾,沒有答案。

(三)John Donne 的自主觀是什麼?
  根據一篇論文,models of selfhood in John Donne,在約翰道恩的自主觀中,內在本質(也就是自我)與與社會的溝通交流是無法分割的,單單偏重某一個方面都會破壞一個人的自主性。人的自主決定一定要放在社會中運作才有其價值;而人也不可喪失主體性,將所有的抉擇都依歸於社會期待。約翰道恩的自主觀便是個人選擇要與社會共存共榮。舉約翰道恩自己的詩來說,
No Man is an Island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Europe is the less,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as well as if a manor of thy friends or of thine own were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都不免要與別人產生連結。每個人的死亡都對我有所減損,因為我是所有人類的一份子。
別問喪鐘為誰敲響,喪鐘是為你而鳴。

我終於懂了,為甚麼楊秀儀老師要出這道,從電影中絕對看不出端倪的,約翰道恩自主觀題目。因為這完全呼應了電影情節,也恰巧完全回應了我的苦惱。我們總得要伸出雙手擁抱他人,否則就算找出了癌症的解藥、解出了約翰道恩難解的謎題,我們幫助了誰呢?我們增添了自己的榮譽,增添了自己的學識,卻無法應用而關懷身邊一個人類的福祉,不是很可笑嗎?自主作為應當在社會中運行,才顯得出其價值
(To isolate either of these dimensions destroys the wholeness of the self,either by cutting th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off from the social context in which it findssignificance……)
甚麼增進全人類的健康,柯醫師與傑森根本就是給自己演了齣天大的笑話。照顧貝寧教授的小小護士雖缺豐厚知識,卻體現了人類應有的情操。


雖說如此,我還是疑惑。我在書海打滾太久了,忘記甚麼是

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優秀人物

    到處都是優秀的人物,把自己關在象牙塔哩,太可惜了。
    只是有時擔心,我會在哪裡?我有甚麼特別的地方嗎?
    其實這是一個不需要想的問題,因為本來真理就是這樣,沒什麼需要擔心的。
 
    這是今天與展加、義翔、尉淳、無諍開會,以及與柏凱的小談天之後,得到的感想。身邊無不如己者,這種感覺,刺激。有趣。
    喔還有其他人的哲學報告,真是百花齊放,各有特色呢!!

精神醫學報告

沒時間寫日記,把這個當日記好了。

精神醫學期末報告

    精神醫學一學期以來,我真是收穫良多。甚至在這們課學到的東西,我在英語演講(作有關ADHD的演講)都還能應用成一篇講稿呢!統整下來,我學到了有關憂鬱症、過動症、成癮、精神失調等等許多以前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東西!
  上了一學期的課之後,我對精神醫學的感想是,這是一門歸納出來的科學。從DSM的準則裡發現,一個精神病的判斷,總是從幾個項目中符合其中幾項,便可稱作罹患了某種病。可是聽到陳亮妤老師說,其實高血壓這個症狀也是歸納出來的,因為根據統計人的血壓要高於某一個值他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才會達到某一個程度,因此醫學家才會把某一個血壓值定義為高血壓的標準。所以說,醫學,或是科學,本來也都只是從表象歸納之後,得到某種結論而已(更不要說中醫了,簡直就是無敵強大的經驗科學)。所以,精神醫學如此,也是沒什麼問題的吧。
    對於第一堂課的辯論:精神病存在與否,我個人的答案是存在的。的的確確眼見許多人的情況十分嚴重,需要專業的幫助。然而我覺得精神醫學最難解的問題是在正常與患病之間的分野。人偶爾都會偏激,精準的定義一個人到底有沒有生病,實在十分困難。像是老師放的兩部電影,大致上都在討論瘋狂與真實之間模糊的界線,這實在也可作為哲學永恆的大哉問,生命永恆的辯詰。
  雖說精神病確實存在,但經過幾堂報告以後,我發現精神病的致病原因通常都沒有明確的研究出來,經常都停留在推測中。所以說,對於精神病我們的了解其實還有許多可以努力的空間。有時候會想-當然這是以我粗淺的認識而論-醫學到底能進展到什麼程度呢?不知道從哪裡聽說,我們連殺死病毒都做不到,每次感冒的時候開的藥其實都只是緩解那些發炎的症狀而已,病毒還是要靠白血球解決。我們有沒有一天能徹底了解身體所有的奧秘呢?這樣就長生不老了吧我想。真好奇科學能帶著人類走到甚麼地步呢。
  可是哪一天假如人類真的完全健康了,那不就違反自然了嗎?無論是精神病還是生理疾病,完全消除似乎是接近神的存在。讓我覺得有點可怕。老子的哲學告訴我們,這社會有所謂正常人便是因為有瘋子,兩相比較才能定義甚麼是瘋子。像是我是傳奇的小說名著中,當大家都是吸血鬼時,獵殺吸血鬼的男主角反而成為怪物了。所以說,當所有人都完全沒病時,我們怎麼定義正常呢 ?人之所以有趣就是有這些差異性吧 !科學如果解開了一切,人世間還有什麼模糊不清的地代供我們思索呢 ?在第三段提出的哲學大哉問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瘋狂,有時候也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若是被精神醫學完全定義,可不就限縮了我們的發展。
    在上傅柯哲學時,說精神醫學規範了瘋狂是在近代的事,在古代有神靈附體說等等。瘋狂一直以來都存在人類的歷史中,可是我們看待它的方式皆為不同。從前甚至當代,驅魔、乩童與精神醫學,那一種能治好所謂的瘋狂呢 ?這個問題倒有點像中醫西醫之爭啊 !或許老師也可以探討這個部分。
  另外一個在這門課學到的震撼是,精神醫學可以作為一種社會控制(陳亮妤老師語)。就像是歇斯底里症,可以作為一種管控家中女人的方式;或是過動症,濫診之下,透過藥物便能使的許多活力旺盛的孩子呆滯,好管理。那堂課的後段老師甚至告訴我們,醫療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控制了,諸如痲瘋病、養老院等等,不都是一種對社會弱勢的一種隔離嗎?醫療行為,難怪被稱為是一種藝術,一牽扯到人,就十分的複雜,就連一個好端端看似善良醫療事業,也能衍生出如此的糾葛。

    總之,精神醫學這堂課不僅讓我對精神醫學的本質有更深入的了解,其與社會的脈動也擴展了我的視野。關於老師的上課方式,我覺得老師分享案例還有門診經驗都很有趣,唯一讓我有點困惑的是作業的格式,希望老師以後可以對作業的說明更詳細一點點。